您好,欢迎进入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免费注册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新闻宣传  > 热点新闻

“中国式”癌症 你了解多少

发布日期:2013-02-04 00:00:00浏览次数:4202来源:健康报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2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癌症,你了解吗”,旨在消除人们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同一种癌症在东西方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应对癌症的“中国式”发病特点,不仅需要公众提高警惕,更需要医学界在癌症筛查、治疗等环节探寻“中国式”对策,使防治更加有的放矢。

 

  肺癌

 

  摘增生淋巴结如扫雷

 

  对策

 

  独创术式“险中求胜”

 

  “中国肺癌患者肺门淋巴结异常增生和肺门结构纤维化程度比欧美人要严重很多,就好像血管外拴了一圈地雷。”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阐释肺癌的“中国式”特点。

 

  最新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岁以上年龄组迅速上升,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王俊分析说,这些中老年肺癌患者的幼年时期,百日咳、肺结核等是常见的肺部疾病,会造成患者肺门淋巴结异常增生。空气污染、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也使中国人的肺门淋巴结比欧美人粘连重、钙化多。

 

  “国人肺门处异常增生的淋巴结给手术带来了极大风险。”王俊说,肺门处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厚度仅有大腿等外周血管的1/4,在分离血管外粘连在一起的淋巴结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胸腔大出血,危及患者性命。

 

  王俊独创了血管鞘膜内游离法,这一“中国式”手术方式解决了“中国式”难题。“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王俊说,打开肺门血管鞘膜,附着其上的淋巴结也就随之脱离下来。这就如同将血管的最外层沾满污垢的“外衣”脱下。为了方便清扫淋巴结,王俊还创立了单向“隧道式”分离手法,手术步骤和技术的改进,使胸腔镜手术变得更快捷,出血少,且肿瘤治疗更加彻底。相关科研成果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小贴士  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不吸烟者的10~20倍。除了远离香烟以外,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也很重要。肺癌早期症状,与一般肺结核病极易混淆,如持续性咳嗽大于3周,咯痰带血(尤其是血丝痰)及不明原因胸痛等,应及时就诊。

 

  结直肠癌

 

  直肠癌发病占70%

 

  对策

 

  为放疗方案“瘦身”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结直肠癌呈现发病年龄提前、直肠癌居多两大特点。”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顾晋说。首先,国外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多为55~60岁,而我国平均发病年龄大约要提前10年。其次,欧美结直肠癌大多为结肠癌,以高位结肠癌更为常见;而我国直肠癌占整个结直肠癌的70%,且以靠近肛门的低位直肠癌居多。

 

  顾晋说,由于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很难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解释结直肠癌在中国的上述发病特点。

 

  一项由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对全国18家医院,19801~20085月收治的31246例结直肠癌住院病例的分析研究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直肠癌患者所占比例已开始下降。同时,我国45岁以下患者所占比例仍高达19.53%,且年轻患者(30~44岁)诊断时进展期比例高于老年患者。研究者认为,这提示,在筛查时,全结肠镜筛查优于侧重直肠检查的乙状结肠镜,而在选择筛查人群时,年轻患者也应纳入其中。

 

  对于直肠癌的治疗,国际指南推荐实行术前放化疗。直肠癌的术前放疗主要有长程和短程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前者需要放化疗25天后间隔6~8周再进行手术,病情能够得到较好缓解,但治疗周期长,手术时间滞后,患者顺应性差;短程放疗为放疗5天后休息1周再手术,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相对较好,但对病情的缓解效果有限。

 

  顾晋说,受经济条件、医保水平限制,我国直肠癌患者对治疗费用较高的长程放疗大多望而却步或半途而废。“经过近6年的探索,我们对放疗方案进行了调整,采用术前放疗10天休息2周后再手术的新方案,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得到了国际认可,相关论文即将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2010年,卫生部出台《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版)》,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由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针对单个疾病的临床指导规范。曾担任诊疗规范专家组组长的顾晋说,根据我国国情,规范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如国际上主张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我国规范中并未就此作出特别要求。

 

  小贴士  高脂肪、高蛋白、膳食纤维不足、肥胖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应合理安排膳食结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大便潜血筛查,大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应每5年做一次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积极治疗肠道息肉等癌前病变。

 

  乳腺癌

 

  年轻女性发病猛增

 

  对策

 

  筛查方式要“因地制宜”

 

  “乳腺癌发病率正在呈现‘东升西降’的特点。”解放军第307医院乳癌内科主任江泽飞说,在美国等原本乳腺癌高发的西方国家,由于及时合理控制环境、激素等诱发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10年前已经出现了发病率下降的趋势。由于生活方式、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城市西方化、农村城市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走高,其中年轻女性所占比例也在增加。

 

  “美国还出现过发病率上升、死亡率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乳腺癌治愈率在不断提高。我国20年前的乳腺癌发病率较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也出现了死亡率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变化。”江泽飞补充说。

 

  根据《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25岁以上年龄段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50岁达到高峰。城市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我国一项乳腺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就诊年龄平均为48.7岁,比西方白种人发病提前了10年。

 

  “目前的研究还主要来自对城市大医院的患者统计,虽然并不等同于全国乳腺癌发病年轻化、低龄化,但医生必须针对年轻患者,在诊断、治疗模式以及生育能力保存等方面有所调整。”江泽飞举例说,在国际上,乳腺癌筛查首选乳腺钼靶摄像,但4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乳腺结构更为致密,采用钼靶摄像成像并不清晰,不利于临床准确诊断,而且乳腺过早暴露在X线下,反而增加了患癌风险。“对于中国年轻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我们推荐首选更精确的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另外,对于自我检查方法的有效性,西方有研究认为,自我检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我国专家普遍认为乳腺癌的自我检查,目前仍是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简便手法。

 

  江泽飞分析说,发达国家有国家乳腺癌筛查计划,较为完善的健保制度和家庭医生制度,能够让女性获得及时的专业筛查。而我国受现实条件所限,简单易行、不依赖仪器的自我检查仍是帮助女性发现异常、及时就诊的重要方法。

 

  “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对长期存活的生活质量要求更高,保留乳房的要求更为强烈。”江泽飞说,在可以选择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美国有80%~90%的患者选择保乳,而我国患者更多选择“积极切除”。

 

  江泽飞认为,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传统文化观念、知识水平等因素造成。保乳治疗后还需要进行放疗,受医保尚未普及的限制,部分患者无力承担较高的治疗费用而被迫放弃。“事实上,肿瘤复发更多是受基因背景、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乳房再次切除后也并不影响患者的总体寿命。” 

 

  小贴士  月经后7~10天进行乳腺自检,有异常及时就诊。30岁前每3年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后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和临床体检。

 

  摘自:http://www.jkb.com.cn/htmlpage/34/347953.htm?docid=347953&cat=0I&sKeyWord=null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2013.2.4 转载)

分享到: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注册
用户名
单位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登录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