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3-15 00:00:00浏览次数:4075来源:南方日报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今日(3月15日)起,我国首部征信业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自2003年以来,酝酿十年终于尘埃落定。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被限定为5年,超过5年将被删除;同时,个人可以每年免费两次向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对于错误、遗漏信息可以行使异议权和申诉权。
不良记录“保质期”缩短为5年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的不良信息记录将不是“一辈子”的污点,而是只有5年的“保质期”,不用担心污点影响自己一辈子。此前,2006年正式运行的旧的信用报告上个人不良信息是“一直展示”。
《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征信系统中记录的信息包括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也包括一些负面的信息。主要包括在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后,未按合同要求时间还本付息,拖欠和借款不还都会如实反映在信用记录中,对个人信用形成不良影响。
根据《条例》,只要在五年内保持良好的信用行为,这些不良信息将会5年后消失无踪。比如一笔贷款应当是在5月1日还款,但是一直逾期到10月1日才偿还,那么,从10月1日开始计算,5年后此记录将被删除。
据了解,国际上一般都对个人的不良信息设定了保存时限,但期限并不相同。如英国规定保留6年;韩国规定保留5年;我国香港地区的规定是,个人破产信息保留8年,败诉信息保留7年。相比较而言,5年的期限并不算长。
信用报告一年两次免费查
如果信息主体想了解自己的信用报告,可以每年免费两次向征信机构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
例如,广州的居民就可以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向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提交查询申请,一年内免费查询两次自己的信用报告。
如果当事人发现自己有不良信息记录,比如信用卡有逾期还款等记录,不要太着急。据记者了解,一般银行在审查个人信用状况时,相对重点关注两年内的信用行为。通常而言,新的、良好的信用行为的积累会帮助当事人逐渐“替代”以前的不良记录,也就是说“攒信用”可以弥补以前的行为。两年内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有助于重新塑造信用形象。
业内人士提醒,个人积极主动地维护个人信用。首先,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的信用报告,利用可以免费查询的机会,检查自身的信用报告,避免错误信息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如果经过查询发现自身有不良信息,要及时改变消费习惯等,积累新的、好的信用记录。
采集查询信息须经本人同意
《条例》的制定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为主线,对于个人信息的征集范围作了相对明确的规定,尤其是明确划分了禁止和限制征集的信息范围,为个人保护自身隐私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条例》,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条例》规定,除法律规定可以不经本人同意查询之外,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条例》还明确,信息使用者应当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小贴士
疾病信息禁止采集 收入信息限制采集
征信机构采集那些信息呢?一般而言,征信范围包括三种类型:第一,个人基本信息,如地址、职业、学历、婚姻状况等;第二,信贷交易信息,如贷款信息、贷记卡、准贷记卡信息、担保信息等;第三能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公共信息,如法院民事判决和强制执行记录、行政奖励和处罚信息、执业资格信息等。
宗教信仰、血型这些似乎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息,经常被询问到。可是在《征信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宗教信仰和血型属于禁止采集的信息,其他的信息还包括了基因、疾病和病史信息等。
此外,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等则是属于限制采集的范围,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后方可采集。
信用卡和房贷是不良信息高发区
那些行为会产生不良信息?从征信范围来看,产生不良信息记录的来源是多样的,对于普通的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卡透支消费。信用卡消费方便快捷,但是如果持卡人在透支消费后没有按照规定及时还款,则会在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因此,要记清楚消费及还款情况,点点滴滴“攒信用”。
2、还房贷。可能有人记得每个月按时还房贷,却粗心地忽略了贷款利率上升而带来的无形之中“月供”的增加,仍然按照以前的金额还款,则能会形成欠息逾期,形成不良记录。还房贷不仅要及时,还要“与时俱进”,“月供”是会变的哦!
3、信用卡年费。现在已经是一人多卡的时代,一个人同时拥有若干张信用卡是普遍现象,但是众多的信用卡可能会有一张会被遗忘在某个角落,忘了交年费,这样也可能会使自己的信用记录抹黑。要及时注销不用的信用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权威访谈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
发现信用报告有误向人行投诉
南方日报:《条例》出台,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什么意义?
王景武:《条例》的出台,对征信业的健康发展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解决了征信业管理无法可依的问题,明确了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其管理对象、措施和手段,确立了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所遵循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征信市场秩序。二是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形成各类征信机构互为补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征信市场格局,满足社会多层次、全方位、专业化的征信服务需求。三是有利于形成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约束社会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法制基础。
南方日报:如果个人查询信用报告发现有误,如何投诉呢?
王景武:《条例》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是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
通过查询信用报告,如果居民发现自己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以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最后,如果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我们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还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记者贾肖明 实习生 周雷)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2013.03.15 转载)
已有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