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今天是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免费注册

心理健康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科普知识

《上海市民心理健康知识120问》(34-36问)

发布日期:2013-04-02 00:00:00浏览次数:13041来源: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34.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5.如何识别儿童自闭症?

36.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4.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和谐、亲密、良性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1)给予孩子关怀与情感的交流及抚慰。对于儿童来说,最需要的是成人的关怀与情感的交流及抚慰。父母不管工作如何忙,都应让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2)家长要做孩子的好榜样。“我们要成为孩子什么样的父母”比“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3)以接纳的语气和孩子沟通。父母应与孩子平等相处,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融成一片。

4)更多地了解孩子。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5)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在和孩子说话时,要耐心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6)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父母若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些,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亲情慰藉,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7)认真倾听孩子的话。父母不用急着为孩子寻找解决办法,也不应大声训斥,只要耐心地倾听,就能赢得孩子的心。用“噢”“嗯”“我知道了”之类的话语认可孩子的感受。

8)用孩子易懂的语言交流。与孩子交流时要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说孩子无法理解的话,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9)认真回答孩子的问话。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含意,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回答。

10)避免用负面语言(气)“我命令你……”说话。如:“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语气的语言。

11)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因此要经常更换新鲜的话题,以引起孩子的兴趣。例如,”太空“让我猜猜看你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有一天,人真的来到地球……”等话题。

12)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亲子对话的题材,往往来自生活,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如一花一草一木,路上汽车的颜色、造型、品牌,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说话内容,百货橱窗的陈列等,都可以成为谈话的素材。

35.如何识别儿童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又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一般3岁以内),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为主要症状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1)社会交往障碍。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缺乏兴趣、技巧和方法,缺乏根据社交情境和各种线索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表现也各有特点,如在婴儿期,患儿回避和他人的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被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跟他说话似未听见、常无反应,对主要抚养人不产生依恋,对与同龄儿童交往或共同玩耍缺乏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等。

2)交流障碍。语言交流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更倾向于用动作、姿势进行交流,但除了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外,其他用于表达的动作、姿势却很少,而且常常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自己的意思,表情也常显漠然。

3)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兴趣范围狭窄,甚至有怪癖,常对玩具、动画片等正常儿童喜欢的内容不感兴趣,却迷恋于看广告或天气预报、自己旋转及看转动的物品、反复排列物品等。对一些非生命的物体,如纸盒、小瓶子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如果被拿走则会哭闹不安。行为方式也很刻板,如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只穿同一套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品。如果日常环境或生活常规发生变化,即会哭闹或烦躁不安。

如果孩子有较多表现符合上述所列症状,就应当带其到心理咨询门诊进一步诊断。

36.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家长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成绩和名次,不对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要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引导孩子在做人的基础上,靠正确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的理想。

2)引导孩子了解自我、接受自我、相信自我。要使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兴趣、能力、性格,更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要正视它们。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坦然地接受自我、相信自我,做到既不自负,也不自卑,孩子才会减少心理冲突,保持心理健康。

3)引导孩子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健康稳定、开朗豁达的心胸,活泼愉快的情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

4)引导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正确认识现实,正视困难和逆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考试失利、成绩下降、同学间的矛盾、老师的责备等,对此,家长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培养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

5)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心中有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要坚持自立利人的原则,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6)引导孩子科学的日常作息。一要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锻炼和休息的时间;二要让孩子休息好,保证充足的睡眠;三要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宽兴趣范围。这样,孩子的学习、生活松紧有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身心健康。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2013.04.02 转载)

 

分享到: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注册
用户名
单位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登录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