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免费注册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新闻宣传  > 热点新闻

国家卫生部10月10日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12-10-15 00:00:00浏览次数:6474来源:国家卫生部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邓海华: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卫生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10月是我国第三个敬老月。今天安排的主题是我国的老年卫生工作,很高兴邀请到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孔灵芝副局长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在发布会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铁梅教授。

下面有请孔局长通报有关情况。

孔灵芝:

各位媒体朋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总人口的8.9%。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和伤残率上升,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半数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对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形成较大压力。

卫生部高度重视老年卫生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深化医改,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着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老年卫生服务能力。2009年至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91.8万个,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鼓励基层机构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开展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逐步增强,提高了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二是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升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截至2011年底,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8.32亿,参合率达到97.5%,人均筹资水平从2005年的30元提高到246.2元,93.6%的县区市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0%以上,各省平均补偿封顶线大于农民人均纯收入6倍,99%以上的县区市补偿封顶线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倍且不低于5万元,98.7%的县区市开展了新农合门诊统筹,有效地减轻了农村老年居民的就医负担。

三是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预防控制,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自2009年,卫生部将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制定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疾病防控知识教育,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基础上,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1次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对发现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化管理,对体检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截至20126月底,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为9712.2万人,高血压规范管理人数为6612.6万人,糖尿病规范管理人数为1813万人。

常见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卫生部把慢性病防治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组织实施了系列重大慢性病防控项目,加大了脑卒中筛查和干预、癌症的早诊早治、慢性病综合防治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力度。组织实施了“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今年5月,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局联合印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慢性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实现最大程度延长老年人独立、自主生活时间这一健康老龄化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是大力发展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满足老年人医疗护理需求。近年来,卫生部制定了《社区护理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修订完善了护理院和康复医院基本标准。积极发展护理院、老年病院、康复医院等面向老年患者的延续性医疗服务机构。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的医疗模式。

当前,我国老年卫生工作主要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基数大、高龄老年人多,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整体上带病生存时间长。我们面临着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保障服务能力不相适应的严峻挑战。二是我国老年卫生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尚未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今后,卫生部将根据深化医改“十二五”规划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做好新农合制度建设工作,巩固扩大参合率,不断提高筹资水平,到2015年,人均年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以上,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二是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展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调整医疗资源布局与结构,加强医院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建设,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老年病、临终关怀病房。开展试点,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三是进一步发挥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作用,有效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卫生项目,不断拓展老年卫生服务内容、范围和形式。做好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规范化控制管理;广泛开展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宣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共同应对。要实现积极、健康的老龄化社会,需要从促进所有年龄阶段的良好健康和健康行为做起;需要从创造促进老年人健康和参与的社会环境做起。我们也衷心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老年卫生工作,为提高我国老年健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邓海华:

10月份的卫生相关的纪念日比较多,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几分散发材料,包括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有关情况、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我国骨质疏松预防信息,鉴于时间关系不一一宣读,相关专家也在发布会现场就坐。

下面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提问时请通报你所代表的单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现在我国老年人口的患病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孔灵芝:

刚才已经谈到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是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老年人易患疾病的发病率和综合率都相应上升。根据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两综患病率是43.2%,城市是53.4%,农村是34.8%,慢性病的患病率为43.8%,城市是53.2%,农村是38.9%。老年人主要的慢性病的患病率依次是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缺血性的心脏病。

中国日报记者:

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请问我国老年人的总体精神状况是怎样的,是否有地区调查数字可以说明这个情况,比如各地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抑郁症或者患老年痴呆的比例是怎样的?现在从医疗投入、医疗技术政策方面看中国的老年精神健康具体面临哪些挑战?我国卫生部采取或者即将采取哪些措施面对这些挑战?我国在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达到老年期痴呆、抑郁症的早期识别率达到40%的目标,提出这个目标的意义何在?中国现在的老年期精神疾病的识别率有多高?这种识别率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低的,早期识别率低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孔灵芝: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群的抑郁症和老年痴呆患病率的比例,目前我国没有全国性的数字,根据部分地区调查结果,60岁以上的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4.2%。关于抑郁症的患病率,北京市有一个调查结果65岁以上人群抑郁症患病率是4.4%

关于第二个问题,现在在精神卫生方面存在哪些挑战,我们即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在改善老年精神健康状况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服务资源不足。我国现在平均每万人的精神科床位数1.58张,全球平均水平是每万人4.36张,应该说我们的床位数和世界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其次,我们的专业人员十分短缺,目前有两万多名精神科专科医师,3.5万名护士,因此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第三,患者的医疗保障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现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投入水平比较低,保障能力不强,所以这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精神卫生的政策和投入力度。2010年——2012年,各级政府共投入了154亿元用于改扩建548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支持608家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设备的配置,使得全国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国家在加大力度进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也逐步纳入议程。在2011——2012年中央财政共投入600万元用于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我们相信,尽管我们面临很多挑战,但随着深化医改措施的全面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和面临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台最近在开展一项媒体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关注的就是老年痴呆人群。我们发出三点倡议,一是为老年痴呆更名;二是希望为老年痴呆的患者免费佩戴黄手带,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家;三是希望把老年痴呆纳入常规体检。这三点诉求,不知道有关部门是否有相关措施或者下一步有什么样更好的措施来改善?

邓海华:

我已经从电视新闻中看到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我的父亲母亲”大型新闻公益活动,我们对中央电视台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特别高度关注老年人健康这一行动表示赞赏,并将给予这次公益行动大力支持。你提出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孔局长和专家回应。

对包括医学名词在内的科学技术名词的审定和公布,我国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和公布的权威机构。经这个机构公布的科技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其中医学名词的审定和公布,由设在中华医学会的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后,报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公布。1995年审定公布的神经病学医学名词表中没有“老年痴呆症”这个名词,有“阿尔茨海默病(曾称老年早期痴呆)”。我请教了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他说曾称的意思是,以前有这个名词,规范化后的名字是“阿尔茨海默病”,但是要规范使用还需要一个过渡,就好像汉字的简化字和繁体字一样,使用需要一个过渡。要更大的范围、更多的人来规范使用医学名词,包括在新闻媒体、在规范的出版物上广泛使用,还需要做大量的科学普及工作。我以为中央电视台的这次新闻公益行动,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普及的行动。如果有一个更能够被大家接受的既科学、又通俗的医学名词,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据我了解,在央视“我的父亲母亲”公益活动为痴呆正名这个行动之前,国内有关专业机构已经启动了申请更名工作。我相信有专业机构的努力,有社会舆论的推动,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们,一定会本着科学的精神和人文的精神,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对于疾病名称更名进行严格的审定。

下面的问题请孔局长回答。

孔灵芝:

关于央视公益行动的第二个行动是“发放黄手环”行动,对于这个行动我们大力支持。过去也有一些国家也有这样行动的先例,我们国家过去也有“黄手帕”的行动,主要是帮助患者找到回家的路,这是非常有爱心的社会活动,我们表示积极支持。这里也呼吁全社会都能够积极加入到行动中来。

关于第三个行动,推动把老年痴呆的筛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一个项目,对某种疾病要不要进行筛查,取决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看这个筛查是否有意义,我们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后有相关的治疗措施,对愈后确实有帮助;另一方面,这样的筛查是否有明确的工具,是否有明确的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适用范围。目前,也有一些方法,但是据我了解这些方法还不是由卫生部或者中华医学会这样的权威机构颁布的诊疗规范。所以在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对于工具、技术、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刚才也谈到AD8量表的问题,请李涛教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邓海华:

李涛教授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老年科副主任、主医师。

李涛:

AD8量表是比较简单的痴呆筛查工具,我们医院对这个量表在国内做了研究验证,但是我们做的是一个初步验证,发现它对于痴呆人群有一定的筛查作用。但是对用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体检,是不是能够很好地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当然,对于老年人做认知功能体检是非常好的活动,筛查的工具还需要更成熟,还需要对工具的适用性和全面性做出全面的评判,确实能够准确的将患者筛查出来才有意义。

第一健康报道记者:

请问孔局长,刚才你提到实现最大程度延长老年人独立自主生活时间这一健康老龄化的目标,能否介绍一下健康老龄化是什么概念?刚才你介绍每年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体检,请问健康体检的项目有多少项?是医院还是体检中心做这些项目?

孔灵芝:

关于“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种积极的老龄化的战略。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老龄化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很多挑战,其实也创造很多机会。老年人也是重要的社会经济和资源,老年人多也就意味着我们获得的资源也会多。但是重要的前提是这些老年人是健康的,如果这些老年人不健康,显然只能成为一种社会负担,而不会成为一种健康的资源和经济的资源。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心是加强老龄化的健康。怎么样促进老龄化的健康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促进所有年龄的健康和健康行为来预防和推迟不健康的发生。我国尽管人均期望寿命延长了,但是健康期望寿命还是比较低的。我们延长的寿命很多时间是带病生存的,显然不会成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和经济资源。要延长健康寿命不是等到老年人的时候才开始做保健,必须是从年轻的时候,各个年龄段就要养成健康的行为,来预防或者推迟慢性病的发生。比如多进行体育活动、健康饮食,避免有害酒精的使用、控烟等等。

第二,要早期发现老年人代谢的变化,其实在严重的冠心病、心梗、脑卒中、尿毒症这些之前都会有一些早期的变化,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等等。对于这样一些老年人要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就会让他在疾病早期阶段得到有效控制,不产生严重的后果,也就会大大提升他的生命质量。

第三,要能够创造一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环境,发展新的老龄化的模式,创造适应老年人生活的社会。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的老龄化的概念。

邓海华:

关于老年人健康体检的问题。在深化医改中,我国把老年人的保健,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列为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卫生项目之一。是由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为辖区内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的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并且每次把这些内容记录到健康档案中。另外,已经把高血压、糖尿病等纳入到慢性病管理。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国际上有数字说65岁人口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高达26%,就是说四成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这是国际报道。中国的数字相对这个数字是高还是低?另外老年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一般成年人比是高还是低?另外,9月以来深圳口岸连续发生了四起博卡病毒的病例,现在情况是怎么样的?6日——9日湖北黄石发生了霍乱病例,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现在情况如何?关于冠状病毒,之前发过一个通知,是要加强排查,请问下一步如何加强防控?

孔灵芝:

刚才我已经回答了一位记者的提问。影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最主要疾病是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目前没有全国性的数字,部分地区调查显示,老年期痴呆症的患病率是4.2%,抑郁症的患病率北京是4.4%,这两个数字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邓海华:

你问到的三个情况。关于“博卡病毒”,这个病毒在我国是2006年出现的,还不是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对于霍乱,昨天湖北省卫生厅网站已经公布了这起疫情。近日,黄石市发生了一起霍乱疫情,截至9日中午12点确诊3例霍乱患者,1例带菌者。所有的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都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病人病情比较稳定。

具体原因是患者在某一酒店聚餐,酒店餐饮加工的一个人员有一个带菌者,而且是负责加工凉菜。接到疫情报告以后,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大量工作,积极处置疫情。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派专家组赶赴现场进行相关疫情的指导防控,黄石市相关地区也采取了隔离治疗病人、管理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环境消毒、应急监测、健康教育等措施,并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目前疫情的处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卫生部接到报告以后,立即核实了解情况,要求湖北省做好病例救治、疫情防控、密切接触者的密切观察和消毒处理等工作,派出国家级专家组,今天早上已赶赴现场指导工作。进一步的情况我们将继续关注。

霍乱疫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主要是由O1血清群或者是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水、食物以及生活的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它的典型症状是水状腹泻,严重的可以导致脱水,可发展为循环衰竭导致死亡。近年来我国的霍乱发病率已经非常低了,并且这几年散在发生的都是轻症病例,临床以补液和抗菌治疗为主。

关于冠状病毒,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9月,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先后报道了两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散在感染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证实这个新冠状病毒和2003年流行的SARS病毒是不一样的,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已经造成了人员之间的传播。目前为止我国没有报道新型冠状病的病例,全球也没有新增加感染的病例。

境外疫情发生以后,卫生部高度重视,并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卫生系统内部的相关工作,包括收集相关的信息,如病原学、疾病防控、卫生救治等等,对信息加工整理,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同时指导各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病例的监测、排查、报告工作。现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已经具备了实验室检测能力,我们也对全国32个省级和131个口岸城市的疾控机构和检验检疫机构,包括400个网络实验室进行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在“两节”期间卫生部牵头成立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协作机制,制定了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诊疗技术指南,并且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宗教局制定了口岸和朝觐人员的疫情防控预案,积极落实相关措施。

同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网站上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国际旅行健康提示。卫生部将进一步强化部门之间的合作,按照预案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方案,同时加强培训和演练,指导各地,尤其是朝觐人员出入境口岸城市卫生部门做好疫情防范和应对的准备工作。另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报道的疑似病例现在已经被排除了,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香港健康卫视记者:

我国公立养老医院和民营养老医院是什么样的情况?是否会对民营养老医院给予一定的支持?

邓海华:

这个问题都不是我们两个熟悉的领域。我简单回答一下。对于整个社会办医,在9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竺部长提到了我们要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的规划管理,要给民营医疗机构留有发展空间。特别是在调整资源的时候,要对符合准入标准的民营医疗机构优先考虑,特别是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举办老年病院、护理院等老年诊疗机构,这是目前公立医疗机构比较薄弱的地方。北京市最近出台了18条意见都有这方面的内容,都在发展之中。

财经杂志记者:

材料中提到要积极发展护理院、老年病院、康复医院,请问发展的方式是什么?是新建一些医院还是在现有医院中增建相关科室?是不是主要集中在二级医院。还有费用的问题,比如说康复,现在并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费用,以后在康复、护理和其他方面产生的费用从哪里来?第二,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中的特点是居家为基础,神经退行性疾病像老年期痴呆,实际上需要长期的专业护理,不知道居家是否能够满足需要?我们是独生子女政策,家庭子女少,不能满足护理老年病的老人,很多时候是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孔灵芝:

刚才我已经谈到,我们最近也有很多文件的颁发,包括护理的、康复的。关于你谈到社区里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专业护理的需求,以及一个孩子可能很难进行家庭护理的问题,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特别提到,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护理要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社区卫生机构在老龄护理、慢性病护理和临终关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开展试点,探索针对老年慢性病和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的医疗护理的模式,大力发展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服务。提出建立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服务体系。

针对长期卧床患者,晚期的呼吸机治疗患者,重点加强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增强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老年病和临终关怀病床,收治老年病患者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引导的方式,新建和改扩建以及扶持一批护理型的医院。对于适合在家庭护理的患者,可以开设家庭病床的方式提供服务。另外一个途径,加强社会养老机构的医务室的规范化建设,明确功能定位、服务范围、人员和仪器设备配备要求。同时也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和当地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养老机构的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张铁梅:

你提的这个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事情。老年人一旦身体出现问题或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医疗和护理问题如何解决。关于机构的支持和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可以综合解决这些问题,老年人长期护理一部分是医疗护理、一部分是生活护理,这两部分分开,这样使得老年人得到比较好的照顾,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凤凰卫视记者: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很熟悉糖尿病、冠心病这些,但是心理健康并不是听到的那么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我们之前不是很重视,现在开始重视了,原因是什么?卫生部在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今后有什么具体计划或措施?

孔灵芝:

不能说我们过去不重视,现在开始重视了。正确的说,是现在更重视了,当然整体上讲,我们心理卫生服务的起步是比较晚的。现在我们正通过一些积极的办法开展心理卫生的服务工作。比如我们从2008年起,已经在全国26个城市开展试点,建立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等等。刚才提到的央视公益活动,还有其他活动,说明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我们今后也会在这方面更多地开展这方面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需求。我们知道“双心医学”,就是心理和心血管两大领域结合,一方面关注躯体健康、一方面关注心理健康,这些方面过去都做过一些尝试,当然更多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健康报记者:

有两个问题,老年人和儿童一样都属于特殊人群,一些疾病在老年人身上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案可能和年轻人有所不同,我想了解目前是否有这样的统计,有多少医疗机构设置了老龄学科,这些老龄学科分布在什么样的医疗机构?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老年学科的设置是不是一种必然趋势?可能未来卫生行政部门是否会考虑把老年学科的设置放在医院的等级评审中?

材料中我看到“针对老年特点的专业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尚未形成”,我想知道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是什么样的专业模式?

张铁梅:

你提到的特定人群确实是老年卫生的特殊方面,我们面对的是经历了一生的功能减退和疾病风险趋高人群,这个人群的医疗服务方面,新闻稿中有两点提醒大家注意,一个是延续性治疗,一个是长期的、综合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这可能是从老年医学角度上特别强调的特点。如何在现有的老年科体现这个特点,是加强老年卫生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提高水平特别需要注重的。现在医疗服务模式大部分是根据急性病设立的,我国的医疗机构中,无论是三级医院、二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在努力向这个方向在加强,确实因为长期的医疗模式的影响和专业的分科,对老年人特定人群的诊疗存在一些距离。所以这个特点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综合连续,如何体现综合连续,是今后所有医疗机构的老龄科和从事老年健康管理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北京晚报记者:

今天看到有媒体报道卫生部刚刚出台了《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办法》,请问我们没有办法在网站上看到这个文献,能否介绍一下这个文献有哪些亮点,将解决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上的哪些重要问题?

邓海华:

很抱歉我也没有看到这个文件。看到了媒体的报道后我了解了一下情况,这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和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OTC)共同制定的文件。上个月召开了会议,文件还没有正式印发。制定《中国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遵循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主要的目的是为更好地贯彻《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范捐献来源的器官,有效地降低移植等待名单中的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受者的术后生存率,消除不公平性。同时,通过《办法》,还能够建立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信息系统,依靠这个信息系统进行移植器官的分配,提高分配的效率,降低或者防止器官浪费,实施监控管理,保证每一例分配的器官的溯源性,消除人为和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通过这些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下一步,我部将根据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会议的精神,由164家器官移植资质医院和心脏死亡捐献资质医院,共同构成我国的器官分配组织,在OTC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共同领导下,以地区为单位合理构建组织网络,规范有序地开展人体器官获取和分配工作。

谢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2012.10.
分享到: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注册
用户名
单位
密码
确认密码

已有账号?登录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