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10-19 00:00:00浏览次数:13379来源: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作者: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基础知识篇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生活质量高。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1)充分的安全感。对自己、家人的健康、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安全有足够的自信。如果没有安全感,会因担心安全而产生严重的惶恐、抑郁、焦虑等心理。
(2)自我评价恰当。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都有恰当的判断。如果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常会勉强做超出能力的工作,从而力不从心,影响生理或心理的健康。
(3)生活目标符合实际。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及物质生活的追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身及家庭财富积累相适应。如果设定的生活目标严重脱离实际,必然会导致失败或挫折,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4)紧密联系社会。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能保持良好的、紧密的联系,及时协调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个性完整与和谐。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能正常发挥,各种心理特征完整、和谐而统一,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能较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6)具有学习能力。自己具有与同龄人一样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不会因学习困难而落后于他人。
(7)人际关系良好。自己与家人、朋友、同事(包括上司和下属)等生活、工作中有关的各类人群,基本都能和谐相处,不会因为种种难以厘清的因素引起人际关系紧张,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8)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绪体验,应当予以正常的表达,但要注意把握好度,即控制情绪。表达情绪的程度,应与对应的事、时、人、势等相适应。
(9)合理发挥才能与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必须以不妨碍他人利益、不损害团体利益为前提,否则,徒增烦恼,还会引起不必要的人际纠纷,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合法获取个人利益。要在符合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等利益,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
人的心理会受到生物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个应对和综合平衡各方面影响因素的系统工程,因而有必要了解、掌握和综合考虑一切可能会影响心理健康的潜在因素,努力促成各方面因素间的良性互动。
(1)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胎儿期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例如,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要比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心理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2)心理因素。包括人的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和情绪特点等。例如,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均可能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
(3)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中的各种重大事件、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文化、环境等。例如,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都有可能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
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却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心理问题不等同于心理疾病。
(1)心理问题。指那些持续时间较短,内容比较局限,心理活动反应不甚强烈,且未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性的心理紊乱。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多是由人主观上与环境间的不适应造成的,多为发展性心理问题。不同年龄段人群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儿童的任性、青少年的自我封闭、中年人的焦虑、老年人的孤独等,都属于心理问题范畴。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通过自我调适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心理问题。
(2)心理障碍。指一些初始反应就很强烈,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心理障碍多由人生重大事件引起,如家庭变故、婚姻危机、工作受挫、人际关系冲突等事件造成的暂时情绪波动、失调引起不良心境、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及亲朋好友、心理医生帮助等途径,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状态。如果心理障碍长期持续得不到合理的调适和治疗,可导致心理疾病。
(3)心理疾病。指人由于各种精神因素,使自己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有明显的社会功能缺陷,不能坚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心理疾病包括轻型心理疾病和重型心理疾病两种类型。重度的心理疾病患者由于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患者常有幻觉、妄想,并且不承认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大多数患者需靠药物治疗。
已有账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