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了解肝炎 走向健康

日期:2016-07-29 00:00:00 点击量: 778 文章来源: 云南防艾微信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虽然病毒种类不同,但都足以对人构成严重危害。甲肝和戊肝一般急性发病,经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性、母婴传播,可导致肝功能反复异常。丁肝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基础上才可能感染。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疾病负担。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疫苗是预防乙肝的首选,国家免费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2.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
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灭活疫苗间隔6个月接种2剂。接种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
目前戊肝疫苗已经研制成功。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
        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关于肝炎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 只要和肝炎患者接触就会传染 


      许多公众一听肝炎,就认为是病从口入,不敢和患者同桌吃饭,其实不应一概而论。因为只有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乙肝、丁肝和丙肝是血源途径传播,和这类患者的正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都是安全的。 


        但须注意的是,对于血源途径传播,在家庭内需要小心,任何有血液暴露的接触都应该避免。比如牙刷、剃须刀等个人卫生用品,可能有微量血液暴露,绝对不能共用。其他血源性传播的情况还有输血,注射,母婴传播,血液制品和各种有创伤的操作等。 
甲肝和戊肝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例如食用或饮用了有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但是对于这两类患者来说,主要是急性肝炎,绝大部分都可治愈。 
误区二 乙肝不能治愈就没必要治疗了 


       目前的技术和药物都没有办法使乙肝真正治愈,但可以将其有效地控制。长期的系统的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稳定,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老百姓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要求过高,认为打针吃药一段时间就得治好,否则就不治了。另一种是要求过低,既然治不好,从一开始就放弃了,只吃点所谓的保肝药,而不去真正控制病毒。 
        正如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就会减少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的并发症一样,通过治疗把人体内的乙肝病毒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发生肝硬化、肝癌和各种肝衰竭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对于丙肝患者来说,在三到六个月以内口服抗病毒药物,基本上能使95%以上的患者得到治愈。丁肝不是独立的,有乙肝才有丁肝,如果前者预防控制好,后者基本上没有多大问题。 
误区三 盲目相信祖传偏方和现代高科技包装

      常见的第三个误区是,既然大医院也没有好办法来治愈乙肝,那么就听信各种宣称“药到病除”的虚假宣传广告。这类广告有的号称是祖传偏方,打着传统医学的外衣来进行欺骗。还有的是打着现代高科技的幌子,如激光、纳米、细胞等,这些治疗技术确实是在探索研究当中,但还没有真正达到临床应用水平。


来源:云南防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