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3日
是我国的第17个“爱耳日”,本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现残率2.11%,据此推算,全国0~14岁听力残疾儿童总数超过460万。
在我国存在有听力障碍的人约2000多万,仅儿童就占了1/10左右,其中7岁以下的孩子约有8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2万~4万的速度递增。
引起儿童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主要有:
1、先天染色体/基因异常,宫内病毒感染;
2、母亲孕期或婴幼儿曾使用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苷类、水杨酸类、抗肿瘤类、酒精类。常见的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奎宁、阿斯匹林等;
3、新生儿期核黄疸;
4、感冒、擤鼻涕方法不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病毒性腮腺炎;
5、长时间处在高噪音的环境当中;
6、耳外伤,家长不正确地给孩子掏耳耵聍(耳屎),掌掴耳部、鞭炮在耳边爆炸引起的气冲伤,跳水时耳部先接触水面等。
为了及早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家长要掌握孩子的听力状况,一定要给孩子进行听力筛查和监测。国内外研究表明,听力损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使患儿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达到正常同龄孩子的言语发育水平,减少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减少患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
2004年12月,我国卫生部向全国颁布文件,首次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强调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即运用快速、无创的技术对出生后3-7天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进行听力检测,未能通过筛查者1个月或42天复查,复查未通过者在3个月大时到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详细听力检查,确诊听力是否有损伤,有损伤者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和康复。
目前,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已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列入服务内容,家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可以免费给新生儿进行筛查。而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儿童家长也不能大意,在孩子3周岁之前,还是应该每6个月带孩子进行一次听力监测。
此外,家长尽量避免儿童听力的受损,给儿童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家中的电视、音乐声音不要太大;尽量避免周围环境噪声影响;尽量不要让孩子太小的时候就使用耳机之类的听力设备;同时一定注意不要随便给孩子掏耳朵,耳屎是可以随着人的咀嚼而自动脱落的,大人可能故意的掏出来才觉得干净,但对于小儿,因为耳道特别短,再者婴儿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家长还是不要多此一举,免得对宝宝造成伤害;避免耳道污染,在给宝宝洗头洗澡的时候,可以在耳朵塞一些棉花,避免污水进入;避免中耳感染,如果引起中耳炎,可能会导致听力的减退甚至丧失;同时要防治小儿感冒、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
(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