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口罩是一种防污染和防病的手段,也是保暖的常用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冬季雾霾天气高发时段,戴口罩更是成为大家抵御PM2.5、保护呼吸道的“不二”选择。
但是,口罩如果戴不对,会造成健康严重受损,甚至致命。
错误一:一个口罩连续戴
一个口罩一戴就是两三天,这是不对的。因为口罩在戴上一段时间之后,外面会沾满很多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而内面则会沾上带有细菌、病毒等的水汽和唾液等,如果口罩连续戴几天不清洗或者翻过来佩戴,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人体健康。
正确做法:最好是多准备几个口罩,一天一换。
错误二:口罩戴过后揣包里
摘下口罩后,很多人都喜欢随手揣在口袋或包里,殊不知口袋和手提包里经常放置钱物,很容易导致口罩沾染病原微生物,等再戴时反而容易致病。
正确做法:准备一个干净的塑料袋,每次口罩戴过后将口罩的里面向内对折后放入塑料袋内装好,再放入口袋或手包里。
错误三:长时间戴口罩
鼻子能将吸入的空气调节至接近体温,这是人体自然调节的机制,并能通过锻炼得以增强,使人的耐寒能力得以提高。如果长时间佩戴口罩,这种生理功能则会失去锻炼的机会,致使鼻部黏膜增温的能力下降,冷空气刺激鼻粘膜,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感冒。
正确做法:每次佩戴不要超过30分钟,可以摘下来透一下气之后再戴。一般5~6小时为上限。在能见度较好、空气比较干净的天气条件下,则不必戴口罩。
错误四:盲目佩戴专业口罩
不同的口罩有不同的防霾效果。佩戴专业防护型口罩,要经过培训,如果不懂,最好不要随意佩戴。因为这些口罩,质地很厚,患者戴上去之后易造成呼吸困难,因缺氧而感到头晕。
正确做法:只有被明确诊断的患者才需要佩戴专业口罩,一般最好选择透气性比较好的。另外,心脏或呼吸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孕妇、戴后头晕和皮肤敏感者不宜戴口罩。
不同种类的口罩简介:
棉布材质口罩:具备足够层数的棉布口罩能过滤相当一部分粉尘和细菌。这种纤维口罩的原理就是一个机械阻挡,通过一层一层的机械阻挡,可以把大的颗粒阻挡住。
医用外科口罩:外科医生手术用的一次性口罩为无纺布材质,分为三层,外层具有防飞沫设计,中层过滤,内层吸湿。这种口罩主要为保护医生免受飞沫和喷溅,用于抗菌为主。
活性炭口罩:在颗粒物防护口罩上加一层薄薄的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气体的材料,可减除一些低浓度的有难闻味道的气体,也就是减除异味。在防护颗粒物性能上,带不带碳是没有差别的,可以减除异味的活性炭口罩并不增加对颗粒物的防护。
防颗粒物口罩:采用特殊过滤材料,主要防护对象是颗粒物,包括粉尘、霾、烟尘和微生物。
以上不同种类型的口罩,最好根据在污染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及自身情况选择口罩类型。如果户外出行时间很短,可选择过滤性好的口罩,已达到最佳效果。而长时间在户外的话,则应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兼顾透气性和过滤性的口罩。
稿件来源:综合“南京卫生12320”微信公众号和“新乡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