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误会,“家庭医生”不是就得上门到您家去看病的医生

日期:2018-02-24 00:00:00 点击量: 8256 文章来源: 听健工作室

“上门诊疗”只是全科医生工作的一小部分

      假想您是一名媒体人,准备做关于全科医生的报道,描述一下全科医生的工作,让百姓更了解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发展社区医疗,您会怎么做?

      采访医生、患者,拍拍诊室里工作的场景,似乎从镜头上看不出和专科看病有什么区别,还缺点什么?

      有了!全科医生不是又叫家庭医生嘛,不妨进入居民家里,拍点上门诊疗的镜头,生动,亲切!

      这是目前很多关于全科医生报道中常用的模式,思路顺理成章,细节也来自真实生活,唯一的问题是:多数报道中没有加上一句:在“必须”的情况下,全科医护也可以“视情况”需要提供上门诊疗。

“必须”是关键,也是边界。

      比如:卧床、无电梯高层居住的行动不便病人等等。

      媒体受众理解千差万别,很难预料我们以为的正面报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天前一位老友托我给她母亲找位心内科大专家调调血压,朋友母亲的情况我不陌生,而且她们家附近的社区医院不错,就建议去社区看看,没想到朋友说他们的社区医院不怎么样,不能像电视里演的那家能上门服务,既然还得到医院,不如直接去大医院。

      无独有偶,晚上,一位社区医生微信里跟我说:“怎么媒体一报道全科就是上门服务,这样反而容易让百姓误会”。

      现代传播有时就是这样一个不知道会如何生长的怪胎。经常传播者的初衷是善意的,但把握不好,就有可能带来“典型报道”为日常工作“挖坑”的负效应。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大力宣传“有困难打110”后,全国110遭遇尴尬,有的地方70%的110求助都是无效警情:家门钥匙忘带的、上厕所忘带纸的、停水停电的。拒绝会被投诉,不拒绝,严重分散警力资源, 110不堪重负,自己成了 “困难”本身,不得已又重新宣传“110服务是有边界的”。

医疗上,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一位急诊科主任曾经对我说:“你们媒体能不能少报道一些心脏停跳几个小时,经过抢救又起死回生的,一位老年患者在家里已经心脏停跳,急救车拉来,家属让我们坚持心肺复苏九个小时,不让停,还说媒体不是说停了也能救过来吗,你们这里怎么不可以?”

      “起死回生”是事实,但不是常态,更普遍的事实是多数这样的病人没有这种幸运,如果“奇迹报道”不能辅以更理性的客观事实说明,就可能让受众产生过高的期望。 

      同样,“上门诊疗”也是事实,但更大的事实是在多数城镇社区(部分偏远乡村另当别论),这只是全科医生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多数全科临床工作仍然是在门诊完成的。我文章中多次出现的Y医生2017年全年门诊量1万左右,在“必须”情况下上门诊疗也不过30次左右。如果报道大篇幅聚焦在上门诊疗,甚至出现对一些有行动能力、可以自主到门诊就诊的病人提供上门服务的镜头,难免会让部分受众产生错觉,就像我那位朋友,以为不上门的全科医生不是好医生。

客观认识“上门诊疗”的利与弊

      “上门诊疗”这样的细节描述不是不可以出现,但同时也必须让受众知道:上门诊疗的前提是病人有无法克服的实际困难,全科医生提供的是医学诊疗,不是O2O的便利服务,这也是对全科医生的基本尊重。有社区医院的朋友讲过这样的故事:全科医生接到上门诊疗请求单,一医一护两人在老胡同里穿街走巷,好不容易找到居民家,发现人家只是让医生护士给他上门量量血压,而且病人能走能动没有任何行动困难。

      无法想象那两位医护人员当时的心情,如果是我,肯定觉得委屈,不是为自己,是为我们的职业。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提到要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荣誉感。目前,全科医生上门诊疗单次费用只有二、三十元,虽然严重低估其职业价值,但如果上门诊疗为真正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了帮助,对于多数医生来说,也不会过于计较。但是如果其宝贵的时间被廉价地浪费,职业荣誉感从何谈起?

       换一个角度,如果您是在门诊候诊的病人,得知仅有的几名全科医生中,还有一位去为一名能走能动的居民上门量血压或者扎针灸去了,以至其他病人不得不延长等待,会作何感想?

      从宏观角度说,上门诊疗影响医生整体工作效率。通常,全科医生上门诊疗需要一名护士配合,从准备,到诊疗,加上来回路程,差不多         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在门诊可以帮助多少病人?上门诊疗是社区医院的医疗模式之一,但目前还远远未到可以大力提倡的时机。

      此外需让居民了解凡事有利有弊,上门诊疗看似便利,但相对于门诊,存在很大临床局限,甚至弊端,比如增加医疗的不确定性,尤其是   对于一些有创治疗,除非不得已,一般情况下,专业人士还是建议在医疗环境中实施。

更重要的是认识全科医生的真正价值

      好报道少不了细节,但细节描述一定要是有助于阐释所报道事物的根本价值,和做这件事的根本出发点。

      全科医生对于百姓的好处,“便利”只是最表浅的部分,其更深层更有意义的价值是对个体提供全科全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对整体医疗       资源进行有效合理配置。

      但面对群体如此复杂,如何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我的理解就是“智慧兼顾公益性和公平性”,对于个体的公益服务应该置于保障整体的公平性的大框架下考量。在目前全科医生整体极为紧缺的情况下,具有极强公益性的上门诊疗应该而且只能在”必须“情况下实行。

      Y医生去年的30多例上门诊疗中,有卧床病人出现严重便秘的,有术后病人感染的,也有高龄老人居住无电梯高层的。我自己也采访过一次社区医生上门诊疗的,是一位九十岁老人摔伤卧床,在社区医生精心指导下,老人不仅没有因长时间卧床出现并发症,而且还很惊喜地重新站起来。这样的上门诊疗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有价值。但是,现实中,和媒体报道的画面里,我们看到很多未必需要上门诊疗的例子。

      问题是,目前全科医生培训和相关职业指导文件中,对此还缺乏明确规定,多数情况下由医生与居民协商,视情况而定。换句话说:哪些情况下全科医生应该提供上门诊疗,哪些情况下不必要,边界很模糊,而模糊的边界是容易滋生矛盾的地方。  

      随着百姓对于全科医生认知的提升,“上门诊疗”需求也会慢慢增加, 我个人建议相关部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清晰一些“必须”状况,比如卧床、高龄、少量偏远地区等,另一方面也能给“视情况”一些指导原则,让模糊少一点,边界清晰一点。基本原则有两个:一、把握好个体公益服务与整体公平性的权衡;二、遵循所有医疗决策基本原则,即获益最大,代价最小。此处的“获益和代价”同样要考虑个体和整体的平衡。 

      这些年,出现不少百姓对于公共服务边界不清晰,以至滥用公共资源的情况,比如110现象,还有急诊科现象——把急诊当方便门诊或夜门诊,小病缓症看急诊。这样会严重分散有效资源,耽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表面看是百姓理解有误,背后其实是传播偏差,而传播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还是来自行业自身——自己从基础就没有厘清服务定位和边界,实际工作中自然会出现好钢用不到刀刃上的情况。  

      讨论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回到本质和核心。“上门诊疗”,只是一个很局部的点,但我们可以借对这个点的讨论,启发大家更深刻理解此次医改的目标。无论您是宏观设计者、部门管理者、临床医生,还是相关媒体人,甚至普通百姓,都应该明白此次医改之所以以发展全科医学,推进分级诊疗为核心,根本目标是合理有效配置医疗资源,尽可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序公平的医疗服务,而不仅仅是局部的“看上去很美”。

来源:听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