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总体而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多次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目前的问题是,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增长过快。比如,1958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5.11%,患病人数不足3000万人。当时就提出了宏伟的口号“让高血压低头”、“让肿瘤让路”。但60年过去,高血压不仅没有低头,患病率仍一直上升至28.5%。患病人数约为2.9亿人,几乎是当年的10倍之多。而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及肿瘤患者也是成倍地增长。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及慢阻肺已占人口死因构成的80%。
相伴而生的是我国医疗资源消耗的快速增长。据报道,2000年为6140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6.4%。2013年已达约31700余亿元,2016年具体数据不详,预计约在4万亿元左右。而2000年的数据还表明:当年由于慢性病造成的因病、因残、因过早死亡导致的经济损失约为GDP的8.2%,即7800亿元,相当于医疗资源消耗的1.3倍。因此,若不大力加强慢性病预防力度,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损害是不堪设想的。
把医学从“治已病”推向“治未病”
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认识。
1992年,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人不是病于疾病,而是病于无知;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愚昧。”因此再三忠告:“不要病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同年,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要实践这四大基石,则需要架设起三座桥梁:科学论据和政府决策之间的桥梁,即政府重视;科学知识和行为改变之间的桥梁,即社会实践;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即科学普及。有了这四大基石和三座桥梁,慢性病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著名的27国协作研究表明,当今国际慢性病流行有三大趋势:有的上升,有的稳定,有的下降。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可以使心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减少80%,癌症减少50%,健康寿命延长10年,生活质量大大提高。预防就是“上工治未病”。
近日,经合组织28国发表的一项报告显示:近40年来,其成员国国民平均寿命延长了10年。究其原因,第一是健康生活方式;第二是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是教育水平提高;第四是医药技术进步。这个结论与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健康各因素中,生活方式占60%、医疗技术占8%基本相符。
换句话说,这项结果表明,全民健康的本质和核心是全民的生活方式健康,而不是全民的医疗,更不是靠全民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这与有些人认为医疗的高投入、高科技是“硬”的,是发展方向,而健康教育是“软”的,是可有可无的观点完全相反。
有研究表明,美国医疗科技最发达,医疗保健投入最多,寿命却更短,健康状况更差。《高科技未必带来高效益》是《健康报》2013年3月18日刊发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文中引用了美国弗吉尼亚州联邦大学公布的报告:在16个高收入国家中,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08年美国的死亡率排在第一位,美国人的期望寿命排在最后一位。2010年,美国在卫生系统的财政支出为2.6万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7.9%,人均8700美元。而2011年,中国人均GDP是4382美元,两位中国人一年的全部产出才够一位美国人的医疗费用。而欧盟诸国平均为2900美元,约为美国的1/3。文中认为:“人道应当是医学的主体及基本面,高科技只是实现主旨的方法之一。高科技及市场化应服从人道,而不是主宰医疗,使医疗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工具。”
因此,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就在于牢牢把握医学的人文本质以及预防为主的正确方向,把医学从“治已病”推向“治未病”。
落实预防为主有效方法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预防为主变成国家政策。有顶层设计、政策配套、制度保障。把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像抓生态环境文明一样抓生活方式文明。由领导负责,从上到下,层层落实。像当年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一样,全民动手,人人参与,让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人人引以为荣的社会新风尚。
医疗卫生部门不以门急诊量多、住院病人多、手术多、医院收入多为先进,而以本地区公众健康素养、科学素养高、健康生活方式好、慢性病患病率下降为先进。这才是人民的希望,健康中国的希望。不然,20年后的中国将是一个病人大国,治病大国,残疾老人大国。
世界健康管理大师、美国心脏协会前主席、北卡大学教授史密斯指出:“与其做医疗硬件的改善,不如多做一点预防工作。因为治疗的成本要比预防高得多。”我国学者李立民教授早在一项涉及24万社区自然人群的研究中发现:一元心血管病的预防投入可节省8.59元医疗支出。
还要建立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教育队伍,其中大部分应是临床医生和护士,健康教育就在日常工作中完成,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因为他们的话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我国著名医学家吴英恺教授一再强调:“高明的医生首先是防病,然后才是治病”“10个外科医生能保住一个病人的生命,但是一个做健康教育的医生就能使10个人免受疾病折磨”。需要强调的是,健康教育并非一句口号,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门含金量很高的科学与文化融合的艺术,要有专门的培养、训练和实践。需要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努力,需要“用真心,动真情,讲真话,传真经”,需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才能“入耳,入心,入血,入髓”,才能“一听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让文化滋养心灵,让知识变成行为,让健康融入生活。
医务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关键在于协调好“健康金三角”——政府、医生和病人的关系。
首先,政府最关键。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消耗的90%以上都是用在医疗、辅助医疗和零售药品上。预防和健康教育是百年大计,如何从观念转变、顶层设计、医生职责、晋升待遇等各方面入手,应有全新的全局思考和科学设计,不然预防就无法落实。
其次,医学是一种崇高的事业。医生要有哲学的智慧,人文的情怀,先进的技术和艺术的语言、服务以及春风化雨般的健康教育。一位好医生是需要付出比常人加倍的艰辛劳动的。因此,需要政府对医生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爱护,特别是在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职业尊严、法律保护和生活待遇方面。
在公众方面,面对市场上、网络上鱼龙混杂的信息,不要轻信。政府与医学界要及时给予科学、权威的回应和澄清,以正视听。并不断提供公众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科学信息,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科学素养。
只要这三方面有前瞻性、全局性的良性互动和协调,一个有高度文化自信、欣欣向荣的健康中国一定会早日实现。(本文出自健康报 作者系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
来源:健康报,治未病分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