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联盟倡议:减少儿童含糖饮料摄入

日期:2016-08-20 00:00:00 点击量: 5883 文章来源: 健康时报

      甜甜的含糖饮料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这些饮料对孩子的健康可是百无一利。8月18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支持的第五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上,中华预防医学会杨维中副会长发布《健康生活行为指导建议-减少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摄入》倡议,正文如下:

 

      含糖饮料并非人体必需。饮用含糖饮料可能会有愉悦感,但过多饮用会改变口味以及对食物的选择习惯,甚至产生对高甜度饮食的“依赖”。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儿童发生龋齿、肥胖的风险,还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儿童肥胖是本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控制儿童肥胖从减少饮用含糖饮料开始。


       中国健康联盟倡议:

      1.倡导儿童每天足量饮用白开水,科学选择无糖(每100 mL饮料中含糖量低于0.5克)、低糖(每100 mL饮料中含糖量低于5克)饮品,减少“添加糖”、“隐形糖”的摄入。
        2.家长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孩子饮用白开水的习惯;不主动给孩子提供含糖饮料,更不以含糖饮品奖励孩子。
        3.校园内不售卖、不提供含糖饮料,不张贴含糖饮料广告,杜绝各种形式的含糖饮料宣传和推销。
        4.不在儿童看电视的黄金时段播放含糖饮料、饮品的广告。
        5.企业在食品标签中明确标识产品含糖量,积极寻找含糖饮料的替代品,提供更多无糖或低糖饮品。
家长们走走心,好好看看吧,孩子喝甜饮料有啥后果——新闻回放:据《金陵晚报》报道:正在南京读大专一年级李超16岁,体重却高达318斤,笨重得走路都费劲。据李超家人介绍,他平时爱喝碳酸饮料,每天都要喝好几瓶可乐,而且超级爱吃油煎油炸的东西,随之而来的饭量也是越来越大,每顿都要吃三四碗饭。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周家华教授成功为患者施行了袖状胃切除术,术后五天出院时减重14斤。
        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市某中学初三学生15岁的小颖,被确诊患上糖尿病,不得不住院治疗。据湖南省人民医院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在近两年住院病人中,第一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共5298人,其中18岁以下的41人,占总数的0.78 %;14岁以下的21人,占总数的0.40%,年龄最小的仅2岁。小糖人,看来不是个例。内分泌科张弛主任介绍,过去孩子患糖尿病多为1型,主要是遗传因素造成,而现在2型糖尿病孩子在增多。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过多,如碳酸饮料、油炸快餐等,或痴迷于电脑游戏、手机小说,从而缺乏运动,导致睡眠不足,再加上环境污染等,都是造成孩子患糖尿病的因素。
权威解读“糖瘾”比酒瘾更普遍更可怕!

美国营养学家指出,“糖瘾”的存在比酒瘾更普遍,更值得警惕。

      人对甜味的偏好与生俱来,这是因为人的味觉细胞中有很多甜味受体。人吃了甜味食品后,甜味将通过神经传导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尤其是孩子,如果从小就生活在甜味食物包围的环境里,会形成嗜甜体质。但甜味食品中富含能量,如果过多摄入这些甜味食品,上瘾了,必然导致能量在体内堆积,引发超重或肥胖。
        美国心脏病杂志曾发文称:事实上引发高血压的更可能是高糖饮食。高血糖水平作用于下丘脑的某个关键部位,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同时,高血糖还会刺激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这种激素同样刺激心率加快。
        温馨示:揪出隐形糖,五步就能戒糖瘾!

      1.揪出隐形糖 有些食物虽然吃起来不觉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却高的惊人,比如喝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就能摄入约35克的糖;喝一瓶430毫升的果汁,就摄入约45克的糖……避免高糖饮食,一定要学会看食物标签,甜味食品在标签上列有相关的含糖量。对于没有标明含糖量的,可参考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如一些饮料,其含糖量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当。只要消费者多留点心,根据比例自己就能算出吃多少才能避免糖摄入超量。

      另外,在标签中,跟“糖”有关的各种名词还不少,除了最常见的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还有玉米糖浆、麦芽糊精等。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几名,就意味着其“隐形糖”的含量可能不少,吃起来应有所节制。
        2.不用一下子戒掉 对于喜欢甜食的人,想要一下子戒掉,真的很难,不妨循序渐进来实现。因此,如果你偶尔抵制不住诱惑,喝了杯饮料或吃一块巧克力,不要就觉得自己戒糖失败了,要继续自信满满的坚持下去,要相信低糖膳食要远远好过我们对高糖膳食的依赖。在你降低糖摄入量几周后,你就会发现:身体内在和外在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会让你再也不想高糖膳食,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3.少糖的遗憾益生菌来补,失衡的肠道菌群对糖类的需求是巨大的,而当你完全不摄入糖类时,这种需求会变得更加糟糕,杀灭体内有害菌比较好的方法是定期摄入益生菌,比如酸奶、奶酪、泡菜等食物,含有多种益生菌。
        4.抑制你对糖的渴望,当你开始降低膳食中糖的摄入时,反过来可能会增加你对甜食的需求。这时,也不要太放纵,不妨用别的食物来代替甜食,比如含糖低的蔬菜、水果等。
        5.饥饿时更需蛋白质,有时候我们感觉饥饿,完全可能是身体急需蛋白质的供应,而不是糖类。高蛋白食物分解较慢,在消化道中残留的时间长,使我们的饱腹感更强,比如肉鱼蛋、豆类和坚果。对于素食者来说,尤其要注意摄入豆类等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重要的一点——无糖饮料并非真没糖,也要少喝
        天津市食品安全科普基地王浩博士介绍,很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会认为喝无糖饮料肯定比普通饮料更为健康,但其实并不一定。例如阿斯巴甜可能会使个别对特殊氨基酸过敏的人发生过敏反应。另外,喝含有果糖的饮料虽然短时间内血糖不会升高,但长时间喝也会让体内脂肪堆积,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其实很多甜味剂虽然比蔗糖的能量低,但同样也是含有能量的。
        事实上,根据行业标准,标签显示“无糖”的饮料,指的是每百克或每百毫升饮料中,含糖量不高于0.5克。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如果某款无糖饮料的实际含糖量为将近0.5克,喝2升这种饮料,就相当于额外多摄入了近10克的糖分,相当于两块方糖。

(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