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心理体检的喜与忧

心理体检的喜与忧

日期:2020-10-14 00:00:00来源:本站点击量: 2678

微信推送20201017《健康生活》尚云    心理体检的喜与忧

主持人:梓云

微信推送别忘了抬头标注——支持:【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前言】——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中,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近日《健康生活》栏目收到了许多听众的反馈,有些人对这样的做法有许多不解,所以我们在这期节目中集中请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指导师尚云教授解答一下听众的疑问。

【名医档案】——尚云 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指导师、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伦理委员会委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学、科研已20余年,擅长发展性心理咨询、婚恋咨询,以及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问题的干预。

【嘉宾照片】——在邮箱

【内容】——            

梓云:尚老师,部分听众朋友的担忧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普查就意味着别人就会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果要是被筛查访谈干预就是自己出了大问题,自己也会被贴上有心理疾病的标签,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甚至是带来无尽的坏影响,还会影响自己的择偶、婚姻、升职、发展。一旦有了这个病,是不是就是在档案中一辈子会留下了记录,所以担心不已。

 尚云: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会影响他的精神状态和整体情况,在生理上或者是心理上表现出来。心理筛查实际上是从生理的体检进而发展到心理的体检,乃至于全面的检查的一个里程碑,是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精神健康的大事,也是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一个良好途径。人们所担心的问题,就抑郁症而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表明,全球有约3.5亿抑郁症患者,国内的抑郁患病率达到了2.1%,高发人群包括从青少年到老人,抑郁症已经是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公务员、教师、学生等群体的发病比例逐年走高。量数如此之大的抑郁症,却在社会大众中有许多误解和偏见。甚至形成了一座座成见的大山。抑郁症患者那些无法言说的苦痛,却经常被认知为“矫情”、“做作”或者是“装”。

没有人会对高血压病人说,“你努力保持血压不升高不就好了吗?”但是却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说,“你想开一点,保持微笑不就好了吗?”很多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受抑郁的折磨,但是抑郁仍然遭受着严重的误解,也因此经常被糟糕地对待。

主持人对心理的认识不足的,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更不足,许多原有的成见和误解的消除需要不断的洗涤,这样才能帮助大众更好地增进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

尚云: 2020年,受疫情影响,精神健康问题更为突出,急性应激创伤问题也逐渐增加,高校心理咨询量数也有所增加。但是,知识的缺乏带来的伤害更多。有人把抑郁当成思想有问题,有人把抑郁当成不思进取,有人每天专门去给抑郁的人当众拥抱,倒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所以,在心理筛查之前,要先进行专业的解读,让学生、教师、家长科学理性地认知心理测评是什么,是为什么,要干什么?该关注和理解什么?再开始测评。

专业的心理测评,就像体检中的普通检查,描述个体的参检时的心理状态,早发现问题和疑似问题,尽早处理,进行调整、关注、休息和进一步检查,及早处置问题。不把小问题上升成大问题,不把小困扰升级成大障碍。

主持人:尚老师,通过您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应该理解成,一味地反对,全然不参与心理测评也不对,过度依赖心理测评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也不对,那应该怎么办呢?

尚云:人的心理是流动变化的,无时无刻,每时每刻。心理学中常用测评的自陈量表和投射实验都有其局限性,描画的也不是所谓“黑箱”中的实际情况,要通过长期行为观察,才能真正为一个人描画出真实的情况,也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像体检,也有体检没问题,仅仅过了很短的时间,疾病却出现了。而且,抑郁的人,是无法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具体说明或者解释的,这就可能会让他们受到伪装、装病、夸大病情等无根据的指控。心怀好意、想要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会因为反复的帮助毫无进展而感到挫败。如果能早发现,早进入干预、咨询和治疗,对个人和家庭都是有益处的。

梓云:心理筛查的一般操作方式都有哪几步呢?

尚云:第一步是先用信效度比较高的量表来请本人进行填写测试,量表要经过专家的专门研判,经过试测,有比较好的解释效应,能研判填写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步是测评分数出来以后,按照保密原则,采用符合心理学原理和隐秘的方式约谈测评分数有特点的学生,了解情况。实际约谈中,有几种类型:一是完全没事;二是稍微有点抑郁、焦虑情绪,或者人际交往敏感,疏导一下即可;第三种才是抑郁状况严重,需要转介学生去医院,让正规医院的医生来进行诊断。在实际操作中还有的学生没有一点问题,但可能好奇心和恶作剧,故意填写了什么,一谈,就能普及下心理健康知识。

实际操作中,还有事前约谈中的细致准备,例如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公布心理热线电话等。在测查之后,专业人员就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学习适应、自我保护,提升素质。另外也会有团体辅导帮助学生克服适应或者是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大学生活。高年级学生开展朋辈辅导,分享经历、经验给其他学生,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担任大学生角色。

这几步都能有效地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心理知识的知晓率,能够帮助有问题的个体积极走向康复,降低年复发率。当然更多地是帮助年轻人找寻快乐,积极地去打怪升级。 

主持人:尚老师,我想听众朋友们都能了解到心理体检是个喜事,能帮助早发现心理的问题,从小问题就开始干预,就能预防大问题的发生。但是您觉得他们原来的担忧又是为了什么呢?

尚云:实际上,我国的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就逐渐开始了对大学新生的心理普查,普查也早就成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业内共识。甚至已经在讨论增加筛查次数,便于早发现问题和早进入干预,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治疗。

根据伦理学原则,对心理咨询的内容进行保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涉及极端问题,也就是自我伤害、伤害他人,以及违法犯罪的内容,未经许可是不能告知他人的。领导、老师或者是同学,都不能获悉他人心理健康的筛查结果。

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一些情况也会发生。过分敏感的学生会对约谈等抱有戒心,或者反复去询问导致失密;重点关注学生也会因为老师、同学的关怀,猜测更多的内容,因而带来不适感;学生中好奇心重的同学喜欢打听谁被约谈,与被约谈的同学开玩笑,是否别人不正常了,或是有问题了。因而带来了标签效应,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扰。

所以,因为心理现象特殊的专业性,心理筛查,也就是所谓的心理体检的忧仍然是存在的。 

主持人:这么说来“心理体检”还是一个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的新事物。《健康中国行动》中的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要求,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这些要求,就意味着涉及的人和面也会更大。您看,这个“忧”要如何化解呢?

尚云: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是好事,能帮助许多人。但是,对筛查的看法会给学生带来新问题。因为担心被发现自己有抑郁症或者是抑郁倾向,影响升学就业,大学生在参加测评时就选择撒谎。看似是精明,实则是给自己埋雷,耽误了早期咨询的最佳时机。另外,对抑郁症的病耻感,极少数的学生和家长拒绝承认或者隐瞒病情,甚至是擅自停用抗抑郁的药物,可能就会带来更加危险的结果。

主持人:那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怎么配合心理筛查呢?

尚云是的,心理筛查也是对社会、学校、家庭和管理部门协同配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挑战。一是要恪守保密原则,保护隐私,对学生的心理筛查结果和咨询案例严格保密,做好保存、收集和管理,心理档案更需要用专业要求建立、保存和使用。二是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能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救助技巧和心理防护技能。三是在心理测评过程不轻易给学生“定性”,不断加强心理测评的科学性。四是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每个人都要关注身边人的心理健康,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系统化地干预心理问题。

——问题——

微信平台的秋收冬藏问:我的孩子最近在学校总感觉累,身心疲惫、却又睡眠不好,不想吃饭,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同学劝他去心理中心看看,他担心自己有心理疾病,怕被学校要求休学或者退学,打电话来问我们,我们应该要怎么办?

尚云:秋收冬藏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您说的这个情况,您可以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全部情况。了解因为什么事件、人和原因带来了孩子的问题。9-10月是心理问题的相对高发期,因为换季,心情容易紊乱,也是学生预约心理咨询的所谓旺季,今年因为疫情,问题有增加的趋势,另外,学生对心理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如果您的孩子现在的情况有具体原因,那就按图索骥,学习生活技能就能逐渐解决问题。也鼓励他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缓解问题。

但如果没有具体原因,建议心理咨询。因为基本假定是这样的:某种持续的心境或者状态并不是像个人认为的那样毫无理由地感受到的,他们这样一定是有原因的。

通过咨询,能助人自助,帮助他洞察问题。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可以获得一定的情绪改善,被允许去感受并记得具体的伤害——并被赋予一种基本的感知能力,相信情绪是合理的。当一个人被允许了解和理解自己的痛苦和愤怒,并充分地哀悼自己的丧失,他就会看到美好的事情。

 

=========================================================

【健康生活图标】——

 

【下期节目预告】:

听众朋友,在下周三的节目中我们将请到: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聂建云,他要跟我们聊聊 “什么样的人易患乳腺癌?”,请您继续关注下一期《健康生活》节目。

 

 

【收听方式】——

云南新闻广播(FM105.8 AM576)周五1:30、周六9:30;

 

同步收听下载蜻蜓FM、阿基米德APP搜索“云南新闻广播”

 

【节目留言】——如果想咨询专家、寻医问药的朋友欢迎您同我们联系交流。您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紫云和你聊健康”留言给我们,我会根据您的留言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来源】——云广主播 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