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如何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日期:2018-07-25 00:00:00来源:本站点击量: 6916

健康生活 |如何减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谈艾色变”,准确的描述了普通老百姓对“艾滋病”的恐惧心态。大家对于艾滋病的恐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对于艾滋病,我们还有哪些认识误区?怎样才能减少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呢?

今天的《健康生活》我们就跟随主播梓云,以及在云南从事艾滋病和毒品滥用防治的专业人员——李建华教授一起来了解。

李建华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国家级工作组成员,国家禁毒委毒品滥用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持人梓云:您是一名从事艾滋病和毒品滥用防治工作的的专业人员,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艾滋病和毒品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们知道,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不洁性行为、污染的血液和母婴传播来进行传染的,如果吸毒者注射毒品,并共用注射器具,他们就有可能相互之间传播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并由此将病毒向健康人群中播散出去。2004年以前,我们国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近一半是通过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具来传染的。近年来,合成毒品的流行为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酝酿了合适的土壤。

主持人梓云:李教授,您说到的合成毒品是“冰毒”、“摇头丸”和“K粉”吗?

是的,使用这些合成毒品会强烈刺激吸毒者的欲望,致使造成难以控制的不洁性行为。最近几年来艾滋病性传播的比例已达到了90%以上。

主持人梓云:李教授,听您这么说,艾滋病与毒品确实是一对孪生兄弟。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有限,为什么还是十分惧怕艾滋病?
公众害怕艾滋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阶段,艾滋病宣传教育策略主要采用的是恐吓战术,比如说“艾滋病是超级癌症”、“得病后无药可治”、“一旦感染艾滋病就等于宣判了死刑”、“艾滋病是坏人、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才会得的病"。这样的一些宣传,有意无意加重了大众和相关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对艾滋病的恐惧感。另外,由于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不知道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怎样预防艾滋病也不清楚,因此,公众内心产生了对艾滋病的恐惧感,他们害怕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意无意的隔离他们,逐渐将这些病人“边缘化”。

社会歧视和“污名化”也在影响着公众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人潜意识里对吸毒者的认识都是基于道德评判而非科学依据。

主持人梓云:许多人潜意识里会认为,吸毒者之所以吸毒成瘾而又戒不了毒,是因为他们好逸恶劳、缺乏意志力、没有恒心、缺乏理智的结果。

是的,有很多人认为,这些人不值得同情和帮助。除此之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吸毒者还要遭受另外一种歧视,即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歧视让吸毒者更加抬不起头,更加剧了他们的边缘化过程。

主持人梓云:能否给大家讲一讲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污名化”?会带来哪些社会影响?

“歧视”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不平等看法或者是偏见。当把某个人划分开来,并由此因其属于或被认为属于某一特定人群,而使他们受到了不公平和不公正对待时,歧视便产生了。前面我们讲到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歧视表现。什么是“污名化”呢?如果有一个个体,他具有这样一种行为,比如说吸毒行为,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是“极大地玷污”了他/她的名誉;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会让个体产生的羞耻感,让他对如何看待自己产生重要的影响。譬如:我就是一个吸毒者,我已无药可救。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来,歧视和污名化均源于人类内心对自然界和对社会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感。
久而久之,这种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态度和行为就会把这个人群或者是这一类人,越来越推向主流社会的边缘,使得他们的思维和行为越加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成为异端。

主持人梓云:害怕艾滋病病人,可能也与缺乏正确的防病知识有关系。请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首先,我们要知道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只有三条,即性、血液和母婴传播,其它的日常生活接触都不会传染艾滋病,例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一起吃饭,和他们握手、拥抱、共用卫生间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
其次,我们还要清楚,就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艾滋病可防可治,因此,如果我们有过高危险的行为、有过注射使用毒品的行为、与别人共用过注射器具、接受过可能污染的血液等等,我们都应当去做一个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及早清楚自己是否已经感染。如果不幸已经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就要赶快到抗病毒治疗机构去寻求帮助,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和其它慢性病人一样,是完全能够和我们一样健康正常生活的。

听众提问时间
听众提问:“老师说与艾滋病病人一起生活不会传播艾滋病,可如果用手接触了一个艾滋病病人的分泌物,如粪便、尿液、血液,这也不会受到感染吗?”
李建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们的皮肤是防止病毒和细菌入侵的天然屏障,即便是接触到艾滋病病毒,只要我们的皮肤上没有伤口或者是破损,在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后尽快按照规范的方法认真洗手,受到传染的几率几乎为零。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和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后都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您不仅不会感染上艾滋病,其它传染病也会离您远远的。
正确洗手: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
–第四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五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注意:洗手一定要在流水下面进行,打上肥皂沫后按步骤清洗,并用流水冲洗至泡沫干净为止。

听众提问:“李教授,如果一只蚊子吸了艾滋病病人的血液,这个时候它又来叮咬你,这种方式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吗?”
李建华:现在已有了许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艾滋病病毒是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首先,艾滋病病毒生活在人体的细胞中,但不能在蚊子体内生存,因此蚊子不是艾滋病病毒的适宜宿主。

其次,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大部分人是居住在城市里,如果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话,那么很明显,艾滋病病人应当大部分人是农村人口。

听众提问:“吸毒者、性工作者是因为道德沦丧而感染疾病的,这些人不值得同情和帮助。”
李建华: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社会公正原则认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无论社会地位的高低、不论肤色、不论性别、不论富有或是贫穷等等,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均应能够享有确保一个人健康的最基本的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要给予帮助和支持。“保护公众健康”和“保护个人的正当权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相互关联和彼此依赖的。

因此,促进人的权利是消除或减少社会歧视和社会耻辱基本策略,除此之外,提高大众性病、艾滋病方面的相关知识,改变大家对这些人群的观念和态度,鼓励人们最大程度的参与到禁毒防艾工作中来,这样才能逐步减少公众对他们的歧视和偏见,才能真正遏制艾滋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