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刘芳 “精神障碍及其应对方法”

日期:2019-10-11 00:00:00来源:本站点击量: 5187

20191009《健康生活》刘芳 “精神障碍及其应对方法”(256期)

主持人:梓 云

微信推送别忘了结尾标注——支持:【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与健康手拉手,听专家说健康!听众朋友好,这里是由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协助播出的,纯公益养生节目《健康生活》,本节目由云南新闻广播为您制作播出,我是主播梓云。今天是节目播出的第(256)期。我们节目的直播时间是每周三的下午1点半,重播时间是周四早上9点半以及周天早上的9点半和中午的1点半。喜爱养生、关注健康的朋友们,请您锁定云南新闻广播调频105.8兆赫,中波576千赫,为健康加油!

首先走进名医档案,我们请出今天的专家!

——名医档案—— 时间: 秒

【刘芳,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访问学者,精神科专业工作20余年。第一完成人获云南省卫生厅科技卫生成果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睡眠医学会委员,云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擅长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以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人:刘主任您好! 欢迎您做客“健康生活”。

刘芳:梓云好!收听“健康生活”节目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刘芳。

主持人:欢迎您!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天我们说说心理健康的话题。说起心理健康啊,和精神健康是一回事吗?我看您的科室是精神科,请问精神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科室?什么样的疾病需要到精神科就诊?

刘芳:好的梓云。从医学的角度说,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是同一回事,心理和精神健康都反映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只是老百姓更多的认为心理轻于精神,其实,是一样的。精神科是诊疗大脑功能的科室,与大脑的功能有关的疾病是到精神科接受诊治,比如与睡眠、情感、记忆、注意、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等大脑功能出了问题,到精神科就诊,如果是脑出血、脑梗等器质性疾病,是到神经内科就诊

梓云:您刚才说了大脑功能出了问题到精神科就诊,那具体都是哪类疾病呢?

刘芳:精神科常见的疾病有:睡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和网络成瘾等等与大脑功能有关的疾病,有时脑器质疾病出现了精神障碍也是在我们科就诊。

主持人:好的刘主任,您提到睡眠障碍也要到精神科就诊,请问什么情况才可诊断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要怎么治疗呢?

刘芳:主持人,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为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2、睡眠时间过短,一般少于6个小时;3、睡眠维持困难,一夜间醒来超过2次;4、次日精力不济,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睡眠障碍肯定需要治疗,长期的睡眠障碍对个人的身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降低一个人的免疫功能,损害一个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控制不理想,睡眠不好会导致一个人更容易得精神障碍,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等我们科的疾病。

主持人:好的刘主任,原来并不是只有老百姓说的精神病才到精神科就诊,所有的精神障碍都是可以到精神科就诊的,请问目前我国的精神障碍发病率大概是多少呢?

刘芳:据官方报道,我国的精神障碍的患病人数为2亿,其中抑郁症的患病人数为1个亿,有595万精神分裂症的注册患者,这些精神类的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

主持人:刘教授,您刚才提到我国抑郁症的患病人数有1个亿之多,我想问问您,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是什么原因使抑郁症的患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呢?

刘芳:国外有报道近几年的抑郁症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在我国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同样的报道,抑郁症患病人数之多与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越来越科学有关,大家知道了,当高兴不起来的时候可能是患有抑郁症,需要到医院就诊,也就是,经过多年的有关抑郁症疾病知识的普及,人们对抑郁症的识别率逐年增加。

主持人:刘主任,您说高兴不起来可能是患有抑郁症,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高兴的时候呀,如果这样,那是不是说明每个人都可能患有抑郁症呢?

刘芳:并不是这样的梓云,并不是高兴不起来就等同于抑郁症。我们每个正常人都有七情六欲,人作为高等动物,随着所遇事件的不同人们的心情也随之不同。医学上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具有严格的诊断标准,首先是病程标准,高兴不起来至少2周,并具有以下的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这3条症状中的2条以上,睡眠障碍,即入睡困难或嗜睡、食欲减退或贪食、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对自我评价降低、对未来悲观失望、有轻生想死的念头等7条症状中的3条以上,排除了其他疾病,同时工作学习生活等社会功能受损,经精神科专科医生诊断,才能诊断为抑郁症。

主持人:刘主任,我明白了,并不是只要高兴不起来就诊断为抑郁症,需要满足医学上的诊断标准,经由精神科专科医生诊断才可以诊为抑郁症,那患者在来医院就诊前,有没有一些检查可以帮助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

刘芳:梓云,有一些心理测量量表可以帮助诊断,当怀疑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时,可以在网络资源上自测SAS和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超过42和40分即疑诊为焦虑症和抑郁症,但最后的诊断还是需经由精神科医生面诊后才能下诊断。

主持人:刘主任,抑郁症的病因是什么呢?是不是想不开就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呢?

刘芳:抑郁症目前在医学上仍然是病因不明的疾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个体的个性特征、个体的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一个单一的因素难以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疾病,不是个人能选择患或不患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得抑郁症。

通常认为,患者本身具有抑郁症的易感基因,遇上了生活应激事件,这个生活应激事件无法妥善的应对,从而引起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生化发生异常,大脑里的一些与情绪和认知有关的神经递质消耗过多或分泌不足,导致大脑里的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破,这时个体出现了与情绪和认知有关的症状,如果在短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抑郁症就此产生了,因而,我们的抗抑郁药主要是补充大脑里的神经递质,让大脑里的神经递质浓度恢复平衡。

梓云(录):听众朋友,为了使我们的节目能够帮助到需要的患者朋友,方便大家寻医问药,我们节目特创建了服务大众的微信公众号。加入微信的方法如下:首先打开您的微信,点击右上角的小加号,添加朋友,再点击公众号,输入“紫云和你聊健康”即可进入到我们的微信平台,便可以进行问题的发送。我会带着大家的问题找到相关的专家,为您解疑答惑。记住啦!每周请您准时关注云南新闻广播的“健康生活”节目,我们节目的首播时间是周三中午的1点半,重播是周四早上的9点半,周天早上的9点半和中午1点半。

&——&在这期“健康生活”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刘芳,在节目中正在让我们认识——“精神障碍及其应对方法”。想咨询的朋友,赶快把问题发送到“梓云和你聊健康”这个微信公众平台上来。关注健康、热爱生活尽在云南新闻广播的健康生活,我是梓云,请您锁定收听!

——片花——

问题1:刘主任,已经有听众提前发送问题过来了,我们先来回答一下,这位朋友是浪花朵朵,她说:刘教授您好,我听说有些人患了抑郁症后,需要长期服药,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病好了可以停药吗?

刘芳:这位朋友你好,抑郁症是高度复发的疾病,抑郁症的标准疗程是2年,有的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足量足疗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才能有效的降低复发率,疗程不够过早地停药会导致病情的复发,复发并不是因为药物有依赖性,而是因为没有服够疗程导致了复发。当然有些较轻的抑郁症患者可以服药3-6个月后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渐渐停药,另外有明确生活事件引起的抑郁症,可以在生活事件得到妥善的解决、抑郁症状消除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不建议自行停药或减药治疗,特别不建议在不懂精神医学的人员的“好心”建议下停药。反复的停药后复发会导致转成慢性疾病,变为终身服药治疗,还有些患者在反复地停药后出现耐药性,即使服用药物也难以有效地控制抑郁症状。

问题2:我们的听众小雏菊也提前发送问题来了,她说她的妹妹前段时间因工作压力大,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症,但她妹妹近期打算要孩子,不愿服用药物治疗,有没有非药物的治疗方法,治疗抑郁症呢?

刘芳:有的,如果有明确的生活事件或工作压力大诱发的抑郁症,可以先尝试着去除病因,有些患者在病因去除后抑郁症状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这时不需要服药治疗。还有些患者可以求助心理治疗,在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改善抑郁症状。此外,可以接受一种叫做rTMS中文名叫经颅磁刺激的物理治疗,对患者的怀孕计划无影响。运动肯定可以改善抑郁症状,运动可以帮助大脑分泌对改善抑郁症有帮助的神经递质,光照、食用一些鱼类等食物、做冥想等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抑郁症状。当然,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坚决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优点是疗效确切,起效快,通常2周起效。

主持人:刘教授,您刚刚说了精神障碍里的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一些识别和治疗,其他的常见精神障碍还有可能会出现哪些危害,可以不治疗吗?请您再给我们详细说说?

刘芳:好的梓云,其他我科常见的精神障碍还有焦虑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在我科疾病中划分为重型精神病,肯定需要治疗,否则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焦虑症和强迫症也是一样的,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不佳,我们建议如果真的患上了精神疾病,一定不要讳疾忌医,积极地来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主持人:听完刘主任的介绍,我们对精神障碍有了很多的了解,像您说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患精神障碍,那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帮助大家避免得精神障碍呢?

刘芳:好的梓云,保持健康的心态,规律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运动及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学会倾诉,学会适当的发泄和正确的表达,与人打交道时注意有效的沟通以免滋生误会,完善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当发现自己出现精神上的问题时,寻求有效的帮助,必要时积极就医,不要贻误病情。

——片尾——

梓云:听众朋友,精神障碍是一种每个人都可能得的疾病,即使轻如睡眠障碍都要认真地对待,如果出现了情绪上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功能的受损,一定要积极地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在本身没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不要“好心”为他人提供不专业的建议,以免延误他人的治疗。

刘芳:梓云说的没错,精神障碍就像感冒一样,每个人这辈子都有可能会得该种疾病,只是有人轻、有人重,有人发病时间长、有人时间短,有人没有诊断为疾病仅仅是一种状态而已,但影响了社会功能,一定要到专科就诊,积极地寻求有效地治疗,疾病本身不可怕,可怕地是可以得到有效地治疗但自己不接受治疗。

梓云: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期“健康生活”节目就告一段落啦,非常感谢刘教授让我们认识了“精神障碍及其应对方法”,在节目中教授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非常地感谢您!

刘芳:谢谢“健康生活”节目的邀请,谢谢主持人。也感谢大家认真收听我们的节目!

梓云:感谢您!也感谢朋友们的积极参与,最后 我来预告一下下期“健康生活”节目的话题内容。

【下期节目预告】:

听众朋友,在下周三的节目中,我们将请到:云南省中医医院儿科李小珊主任,我们来听听——“儿童专家对儿童佝偻病的解读”。请朋友们继续关注10月16日的《健康生活》节目,再会!

----13:55分30秒 结束-----

刘芳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擅长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以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